云飞洞天景区位于铜鼓包的两侧、三峰尖下首,面积两平方公里,是一片地形奇特、溪泉飞溅、花木丛生的山谷。云飞洞天开放时间虽在1998年,但却有着亿万年的自然史和400多年的宗教史,其特异地貌是第四纪冰川时期的产物,高崖深壑、角峰幽谷,以及三峰尖东坡下上大下小的蘑菇石是冰川作用的最典型标志。“云飞洞天”一名的由来,要追溯到道教全真道龙门派的第六代宗师赵复阳。明朝末年,他为躲避农民大起义,入九宫山潜修。清初,他在王屋山所收的弟子王常月来九宫山寻师,在一片石崖下的石洞中发现了其师尊,后便成为龙门派第七代宗师。正因为有这一段道教历史,加之此地本在道书中所说的第二十五洞天幕阜洞天之中,又因山谷中常有白云飘起,故命名为“云飞洞天”。
整个景区有东西两个入口处,从西口入景区,密而细的石阶将游人引入,只见怪石嶙峋,树木横斜,枝木交错,藤蔓缠绕,花草丛杂。路转折向东进入一道崖石耸立的峡谷,右侧石壁上,由石癣和绿茵交织而成的图画如鸳鸯、孔雀、雄鹰等栩栩如生,成为名副其实的画廊。左侧壁下几株五列槭玩强地生长在石缝之中,如待深秋、霜红满枝,更加绚丽。行至此抬头注意观察,左侧石壁顶上,数块形态各异的岩石,如飞鸟停立于丛树之中,故名群岛归巢。步行五米,可望见两座山峰耸入云表中,古人将其誉为两尊巨兽,一雌一雄分列左右,镇守关隘,名为“双狮守关”。至此路分两岔,左路下行,在高大的石壁之下,有一独立的石笋,高达十余丈,直径不过三米,距大崖有一米多石缝,中间有一小石顶住。传说有一道童难忍修行之苦,偷逃下山,途中悔悟,意欲归山,祖爷移动高大石崖阻住去路,道童无奈,懊悔中欲跳壁自杀,祖爷又抛下一石隔在中间,使道童欲去不得,欲死不能,天长日久化为崖石,古人以此警戒后人,凡事要至始而终。转折前行,山崖之上有一石指天,下有台座,形如火箭发射台。通过一条由两块巨大崖石形成的石巷,攀上几道险峻的台阶,到达顶端。至此,山径为三面断崖孤立起来,再无路可通,名为“鹿回头”。由石巷退下经过一段最为陡峭的石附,可见一穴,上小下大被烟火熏黑,不象普通火灶,传说为道家炼丹之灶。右方为云飞流瀑,赵复阳潜修之洞即在前方,今称其为“复阳仙居”。此为一普通天然半圆形石洞,内有石床、道坛、石栅栏等。
回到岔路口向东折,经过鸳鸯石,可踏上苍龙角,鸳鸯石。前行便是云飞栈道,此栈道立于石壁之上,坡度在45度以上,石阶高而窄,幸有铁链护栏,才能攀上这数百道石阶,转过石崖,见前方有一山洞,此洞便名为翁城口。出翁城口,路分两岔,左路直上一线天,通过双狮守关的关隘,抬头便见铜鼓包的石壁上的摩崖石刻,旋即就可登上这海拔1656米的高峰。
景区票价:
景区票价
铜鼓包的两侧、三峰尖下首
景区特色: